今天是:

他山之石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他山之石 > 正文

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

发布日期:2024-11-2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2024年4月,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支持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若干意见》。《意见》提出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,对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要求,推动浙江中医药大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,早日成为高校党建工作排头兵、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新高地、中医药事业发展领跑者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生力军。

《意见》明确,浙江中医药大学到2025年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、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,形成中医师承教育浙江模式。国家级人才增至40人以上,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、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—3项,至少有1个学科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10%或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。有1家以上附属医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医院前10位,完成富春校区建设,学校服务支撑中医药强省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,初步建成特色鲜明、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。

2035年,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、学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得到进一步提升,中医师承教育引领全国,集聚一大批国家级人才。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,产出一批重大成果。附属医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医院前列,有2个以上学科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,人才培养质量、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、国际化办学水平全面提升,综合实力稳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方阵。

《意见》要求,浙江中医药大学应紧紧围绕“八个一流”工程,致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。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,聚焦中医学、中药学、中西医结合学科优势,通过优先建设和重点投入,显著提升学科实力,加快进入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行列;实施一流人才培养工程,构建“中医思维+”的育人模式,实施“浙派中医”人才师承培养计划,开设本科直博实验班、中医师承班;实施一流科研推进工程,深化对“浙派中医”和“浙产中药”的研究,着力提高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;实施一流师资引育工程,加大院士、国医大师、全国名中医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;实施一流附院打造工程,重点建设附属医院10个左右区域领先、国内一流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,推进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建设;实施一流设施提升工程,适应“互联网+教育”发展趋势,建成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的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体系;实施一流对外交流工程,推进国际化内涵发展,拓展中医药技术研发出口领域;实施一流党建统领工程深入实施“红色根脉强基工程”,大力推进高校党建“四个融合”行动和“抓院促系、整校建强”工程。

《意见》还提出,省级有关部门和杭州市要在学科专业、科研平台、人才队伍、附属医院、校园设施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,集聚更多资源,落实优惠政策措施,形成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全链条保障体系。锚定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目标任务,建立工作评价激励机制,按照5年一周期,开展中期及期末评估。[信息来源:浙江省教育厅]


安徽中医药大学发展改革处(学科建设办公室、“双一流”建设办公室) 版权所有2009 ©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:合肥市新站区龙子湖路350号(少荃湖校区)

邮编:230012 电话:0551-68129099 邮箱:fzghc@ahtcm.edu.cn